为进一步深化前期活动成效,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于7月21日至25日,在芜湖市棠梅社区持续开展以“童心筑梦·携手成长”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
中药入画,草木藏诗
活动以“中药画创作”为主题,将中医药文化与艺术创作相结合。实践队员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,向孩子们介绍每种药材的名称、形态及简单功效,并示范如何利用药材的天然颜色和形状拼贴成画——用艾叶铺成草地,金银花点缀成星星,陈皮剪成小船……孩子们发挥想象,在卡纸上组合药材,有的拼出“乡村小屋”,有的贴成“花草动物”,在动手过程中认识中药、感受自然之美,也悄然种下对传统医药文化的好奇。
手工酸奶,品味科学与美味
活动聚焦“舌尖上的科学”,带领孩子们制作手工酸奶。队员们先讲解牛奶变酸奶的原理:“牛奶里加入乳酸菌,在合适的温度下发酵,就会变成稠稠的酸奶啦。”接着分发消毒过的容器、纯牛奶和发酵剂,指导孩子们按比例混合、密封,再放进温水环境中等待发酵。等待期间,队员们用动画短片科普“微生物与发酵”的小知识。孩子们根据喜好加入蜂蜜或水果粒时,都兴奋地品尝起来。“自己做的酸奶更甜!”不仅让孩子们尝到美味,更直观理解了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。
口腔健康守护,绽放自信笑容
本次主题以“口腔牙齿健康”,针对孩子常见的龋齿、刷牙不规范等问题展开。实践队员通过牙齿模型演示,讲解蛀牙的形成原因、正确刷牙方法(如“巴氏刷牙法”的步骤),以及定期检查牙齿的重要性。互动环节中,队员们组织“模拟牙医”游戏,让孩子们轮流扮演医生和患者,用玩具牙刷练习刷牙,纠正错误姿势。活动最后,孩子们收到了印有牙齿结构图和刷牙口诀的小手册,还有定制的卡通牙具套装,大家纷纷表示“以后会认真刷牙,保护好牙齿”。
机器爬虫制作,解锁机械奥秘
此次活动充满科技感——组装“机器爬虫”。队员们准备了齿轮、电机、电池盒、塑料外壳等材料,先通过视频展示爬虫的运动原理:“电机转动带动齿轮,让爬虫的‘腿’前后摆动,就能像虫子一样爬行了。”随后分组教学,孩子们在指导下连接电路、固定零件,一步步将零散的材料拼成完整的爬虫。当打开开关,看着自己组装的爬虫在地上“爬”起来时,现场一片欢呼。有孩子还创意改造,给爬虫贴上彩纸“外衣”,让科技小制作更添趣味,也激发了对机械与工程的探索欲。
手摇发电机再体验,深化科学认知
活动延续“科学小发明”的热度,再次开展“手摇发电机制作”活动。组装过程中,孩子们更熟练地操作绕线圈、连电路,当两台发电机同时摇动,灯珠发出更亮的光时,他们对“电”的产生和传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。活动结束时,孩子们拿着作品互相“比拼”谁的发电机更高效,在欢乐中巩固了科学知识。
一周的活动涵盖传统文化、生活科学、健康防护、科技制作等多个领域,既呼应了第一周的实践主题,又拓展了新的知识维度,让乡村孩子们在多样化的体验中持续学习、收获成长。
(文/图:苑雨露、田齐光,编辑:苑雨露,预审:李文江,审核:任家钱)